当前位置:首页 > 巾帼风采

踏遍全县288个行政村,只为让乡亲们看上一场好电影——记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山花女子电影放映队

2025-03-31 18:44:43 来源: 妇女生活 作者:刘波 狄凌洁

  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活跃着一支由13名女队员组成的公益电影放映队——山花女子电影放映队。十几年来,队员们跋山涉水,坚持“一村一月一场”的放映频次,每年都会为乡亲们放映电影超过3400场。

       “虽然条件艰苦,但放映时看到观影群众聚精会神的样子,感觉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1998年,为服务基层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我国提出计划,21世纪要在广大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该计划被称为“2131工程”。

  2006年,“2131工程”正式启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领导极为重视,在公司缺少男职工的情况下,召集13名女职工组建了一支电影放映队,后来取名“山花”,深入农村为群众放电影。

  近期,记者赴内乡县进行了采访。问起“山花”这一名称的由来,山花女子电影放映队老队员梁建丽说:“顾名思义,山花就是生长在山野里的花,生命力顽强。这是在放映电影《红色娘子军》时,队员刘玉为放映队取的名字,寓意向娘子军学习,扎根乡村,做傲雪耐寒的山花。这么多年,我们的队员不怕苦、不怕累,坚守乡村为群众放电影,不管遇到多大困难都没有退缩过。老百姓都说,我们就像一朵朵盛开的山花,带给他们温暖和希望!”

  梁建丽清楚地记得,2007年夏天她们第一次下乡放电影时的情形:“那时公司经费紧张,没有专门的车辆送我们下乡。面对一堆放映设备,我们一时犯了难。后来我对大家说:‘没有车,我们可以骑自行车去,离得远的地方我们可以提前去,只要我们不怕吃苦,就一定能让乡亲们如愿看上电影!’队员们听了深受鼓舞,骑着自行车带上放映设备就出发了。”

  据梁建丽回忆,刚出发时,队员们还有说有笑,可等到进入乡下的山路时,她们才体会到这份工作的不易。“队员们的自行车上带的有放映机、扩音机、银幕、胶片等,足有100多斤重,坑坑洼洼的山路很难走,特别是到了陡坡路段,一个人推着自行车根本上不去。队员们只好相互帮忙推车才爬上了陡坡,个个累得满头大汗……”

  每次给乡亲们放完电影,基本已是午夜,队员们还要收拾设备赶回县城。一次,因为没有等到其他队员,梁建丽只好一个人往县城赶,途经一片玉米地时,周围黑漆漆的,静得只剩下昆虫的叫声,她内心害怕极了,只能大声自言自语,或者吼一嗓子来驱赶内心的恐惧。

  一次放映结束回城途中,雷雨突至,49岁的庞伟推着自行车深一脚浅一脚地在乡村小道上摸索前行。不料,路面湿滑,她一不小心滑进了2米多深的沟里。等同事们把她救上来后,她顾不上查看自己是否受伤,急忙问大家“设备怎么样了”,得知设备无碍后才松了一口气。

  “有时到深山里放映,因条件限制,好几天不能回家,我们就睡在学校的课桌上,或者打地铺。吃的是清水面条,有时一包方便面就是一顿饭。虽然条件艰苦,但放映时看到观影群众聚精会神的样子,感觉所有的辛苦都值了。”队员王小伟说。

       “一个人活着的价值,不是看你挣了多少钱,而是看你干的事情有没有意义。我现在已经找到了自己热爱而且很有意义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服务山区群众,2009年,上级主管部门为放映队配了一辆放映车,山花女子电影放映队也形成了固定的服务模式:每次放映,3支小队在午饭后乘车从县城出发,按照一人包一村的形式,沿途一一放下队员和设备,等放映结束后再依次收队,一起回县城。最后归队的队员,往往要孤身等到深夜。

  有一年冬天,在离县城近百公里的夏馆镇湍源村,放映结束时已临近午夜,因山路崎岖难行,同事未能及时赶来,队员周倩收线的时候,广场边的草丛里突然跑出一条野狗扑向她。她一声惊叫,急忙跳到放映箱上。附近村民闻讯赶来,把野狗赶跑,她才脱离险境。像这样的意外,在下乡途中时有发生,周倩说她们早就习惯了。

  梁建丽介绍,放映队队员的工资并不高,工作又十分辛苦,如果不是因为热爱,很难坚持下去。

  范欣欣的外公是内乡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第一代放映员,母亲是第二代放映员。她从小在电影公司的家属院长大,对电影有着深厚感情。2017年,当她得知电影公司招聘放映员时,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时,她已经有一个4岁的孩子,老公在外地做生意,家庭条件优越,根本不需要她上班挣钱,因此她老公非常反对她应聘。可范欣欣说:“一个人活着的价值,不是看你挣了多少钱,而是看你干的事情有没有意义。我现在已经找到了自己热爱而且很有意义的工作。”听了这番话,老公终于支持了她的选择。就这样,范欣欣入职后一直干到现在,越干越开心,越干越有劲儿。

       她们坚持“一村一月一场”的放映频次,每年都会走遍全县288个行政村,放映电影超过3400场

  在放映电影的过程中,山花女子电影放映队坚持电影放映与其他服务结合共融,开展“映前半小时”活动。在开展问卷调查,掌握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她们准确拓展延伸服务内容,组织专题专场放映。

  比如,为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们每年暑假都为孩子们放映《不能忘却的长征》《开天辟地》《我和我的祖国》《闪闪的红星》等红色电影。在组织放映专场时,她们邀请心理咨询师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疏导,并带动社会爱心人士关心、关注留守儿童成长。

  在推进新型和谐家庭文化上,她们组织放映公益宣传片《对家庭暴力说“不”》300多场次,配合做好移风易俗、婚育新风进万家、推进喜事新办、反对天价彩礼、杜绝陈规陋习等活动;利用党建“双日”(即支部主题党日和党员政治生日)活动、重要节日等时间节点,组织放映家庭家教家风题材的影片,倡导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

  在对留守妇女播放农业技术教育片时,她们与内乡县妇联、人社局联合,映前引进劳动技能培训师开展岗前讲课,帮助留守妇女掌握致富技能。放映后,还发布招工信息,为留守妇女就业提供平台。

  有一年暑假,在一次放映过程中,听到两位老人在谈论附近村子一个孩子溺水身亡的事,梁建丽上了心,想着可以利用暑假搞安全教育片放映专场。回到公司,她立即向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并在电影平台上查询安全教育相关的影片。

  没想到,在放映了几场安全教育片后,群众反响热烈,都说这些影片内容实用,放映及时,能够避免很多因安全事故造成的悲剧。有的群众还提出,希望她们能放映一些科教片,比如有关烟叶、辣椒种植以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山花女子电影放映队的队员们又忙碌起来,马上筛选了一些有关农业科技知识的科教片进行放映,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一次在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家中举行的放映活动,让山花女子电影放映队队员们至今难忘。那是2023年9月23日,她们为94岁的杨麟阁、89岁的唐立恒夫妇专门放映了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影过程中,两位老人神情专注,看着看着眼睛里便溢满了泪水……担心两位老人坐太久身体受不了,保姆几次催促他们休息,杨麟阁却连连摆手:“不用不用,我能坚持!”就这样,两位老人一直坚持到影片放映完才起身休息。而队员们在聆听了两位老人讲述的抗美援朝故事后,也都深受教育和鼓舞。

  2024年8月25日晚,受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的邀请,山花女子电影放映队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梨园春·卅起来”特别节目《看电影吧》,向广大观众讲述了她们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十几年来,山花女子电影放映队一直坚持“一村一月一场”的放映频次,每年为全县288个行政村放映电影超过3400场,不仅赢得了父老乡亲们的广泛认可,还获得了南阳市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突出贡献奖”、内乡县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

  内乡县妇联主席李明晓称赞山花女子电影放映队:“她们是新时代女性担当和奉献的典范,用实际行动为广大妇女树立了榜样!”

妇女生活杂志

阅读排行

Copyright©2023-2023 妇女生活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3006013号-1 版权为 妇女生活杂志社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 电话:0371—63581713 邮箱:fnshxdj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