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巾帼风采

中国首位交响乐指挥郑小瑛:如果有一天我倒在指挥台上,那才是最浪漫的事
  发现一些年轻人喜欢说躺平,年逾九旬的郑小瑛说:“谁爱躺谁躺,我躺不了。”92岁,她指挥演出了第77场《土楼回响》;93岁,她成立了“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94岁,她仍没有放下指挥棒。 中国首位登上国际舞台的女指挥家  郑小瑛1929年出生在上海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上海外国语学院的英语教授,母亲是中国第一代女子体育教师。她从6岁开始学习钢琴,从小就表现出了惊人的音乐天赋。  后来,郑小瑛考上了北京协和医学院,但因割舍不了对音乐的热爱,入学后转到音乐系主修钢琴。  正逢爱国救亡运动如火如荼,心怀救国理想的郑小瑛

2024-02-02

放弃高薪扎根乡村,她让传统布艺走红网络
  “刘记者,你应该到我们这里的李氏传统布艺传承展示研习基地看看。传承人李蕾可是个奇女子,她不仅把传统布艺做出了新花样,在网络上销售火爆,她的作品还获得了第十届中原文博会展览展示金奖!”邓州市妇联主席张红玲向记者介绍。2023年11月7日下午,记者在邓州市汲滩镇后寨村采访了李蕾。 “我们不能一辈子待在流水线上,人要有梦想,只有不断为梦想拼搏,才活得有价值!”  1984年,李蕾出生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楼乡茶庵村。她读初二那年,母亲病逝。当时她妹妹8岁、弟弟6岁,父亲在县城忙生意,无暇照顾他们,三姐弟只好随奶奶在乡下

2024-01-19

为群众解难题,当社区“好管家”——记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鹿楼街道火电厂社区书记唐风花
“我没啥大本事,能做的就是把每个居民当亲人,想亲人之所想,急亲人之所急,努力让社区成为一个更加温暖的大家庭。”

2024-01-17

85后“新农人”张华蕊:我骄傲,我是合格的农民
  2023年11月30日,记者在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昇华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访85后“新农人”张华蕊时,发现她皮肤细嫩、面容姣好,根本不像一个常年干农活的人。但她说:“我从2018年就开始种地了,现在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农民,挺骄傲的。”
师范毕业后,她办幼儿园、开绘本馆,从没想过会种地  1985年,张华蕊出生在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一个小村庄里。村里大部分人以务农为生,但张华蕊的父母都是学校老师。  一到暑假,张华蕊的同学大多会和父母一起干农活儿,但她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没怎么吃过干农活的苦。  “父母为了

2024-01-12

是热爱和观众的认可让我越来越好——访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河南豫剧院一级演员刘雯卉
  喜欢戏曲,尤其是热爱豫剧的戏迷们,说起刘雯卉,都十分熟悉。她身上有着很多闪亮的标签:“豫剧马派创始人马金凤亲传弟子”“阎(阎立品)派再传弟子”“中国戏剧艺术表演最高奖梅花奖得主”“上海白玉兰戏剧艺术主角奖”等。  但11月中旬记者采访刘雯卉时,她却说:“金杯银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百姓喜欢听她唱戏、戏迷们对她满意,是对她最大的鼓舞。
想学唱戏却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绝食两天终于如愿以偿  1979年,刘雯卉出生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父母工作忙碌,便把她交给姥姥

2024-01-04

河洛剪纸非遗传承人曹慧贞:用剪纸歌颂美好生活
  “这是团花,寓意团团圆圆。咱老百姓过日子,就图个红红火火、圆圆满满。”11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巩义市的“曹慧贞河洛剪纸工作室”,采访河洛剪纸非遗传承人曹慧贞时,她正一边给前来上课的剪纸爱好者们展示手中的剪纸,一边讲解。  当时,曹慧贞正在开办“剪纸公益大讲堂”,记者有幸现场观摩她的剪纸手艺。只见她拿着小小的剪刀,手指翻飞,随着剪刀一张一合,一片片纸屑落下,一张平平无奇的红纸瞬间就变成了一幅精美的剪纸艺术品。看着曹慧贞“变戏法儿”般的示范,在场的学员无不感叹剪纸的神奇魅力。

2024-01-02

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且看她如何让汴绣焕发生机
  在郑州市郑东新区CBD内外环之间,有一条天下收藏文化街,文化街8号馆负一楼,有一个汴绣艺术馆,名为“一涵汴绣”。9月中旬的一个正午,天气还很炎热,也非周末,记者去采访一涵汴绣的创始人张留凤,看到场馆内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客人,他们欣赏着大气磅礴的《千里江山图》、古朴典雅的《清明上河图》、意趣盎然的《太极鱼》,不时发出赞叹声。  “一涵汴绣的所有作品,小到一把扇子,大到一扇屏风,都是我们的绣娘一针一线手工刺绣出来的。”张留凤一边带大家参观,一边讲解,眉眼间满是自豪。  她和汴绣到底有着怎样的缘分呢?
为传承

2023-11-06

想在舞台上闪闪发光,就要在土地里生根发芽
她是《梨园春》的金奖擂主,凭借《风雪配》《白蛇传》《泪洒相思地》等经典选段迅速出圈,还被选为河南文化形象大使。

2023-10-25

廖红:喜欢到田间挥锄头的科技特派员
大豆根系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将茶树与大豆套种,可提升地力,减少化肥用量。油菜根系发达,根部的分泌物能活化土壤中的磷和钾,使土壤得到改良。她和团队推出的“茶豆间种”模式,使茶园的土壤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称赞。

2023-10-23

只要肯努力,行行都能出状元
  河南省舞钢市银龙集团龙山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龙山一厂的细纱车间里,纺纱机器日夜不休地轰鸣着。  5月底,本刊记者来到这里采访刚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的细纱操作总教练苗静静。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苗静静带记者参观纺纱车间,一会儿低头弯腰熟练地给棉纱打结,一会儿又对身边的工人“吼”着技术要领。 窘困的家庭状况,让她很早就明白:人要想前进,就得使出所有力气;要想生活得更好,就得不停地努力  2003年,年仅16岁的苗静静进入银龙集团龙山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成了一名挡车工,一干就是20年。20年来,她穿梭于轰鸣的机器间,仔细寻找断纱,快速

2023-10-18

妇女生活杂志

阅读排行

Copyright©2023-2023 妇女生活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3006013号-1 版权为 妇女生活杂志社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 电话:0371—63581713 邮箱:fnshxdj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