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教子有方

面临中考,他还这么懒散,咋办?

2024-07-09 16:52:48 来源: 现代家长 作者:张权

  问:

  我和老公都毕业于重点大学,深知教育孩子要和风细雨。所以,有了孩子之后,我们对他从不说重话,努力给他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可孩子的表现难如人意。他有时找借口不去学校,开始我们会劝说,但如果他坚持,我们就退让。每天晚上,他都要玩40多分钟手机后再写作业。他写作业时心情烦躁,容易的科目能完成,不喜欢的科目敷衍了事,难度大的科目干脆“躺平”。他还算听话,但不能提学习,一提学习就蔫巴,根本不像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

  要说孩子也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懒散、没有学习动力。请问,对这样的孩子,我该怎么办?

  ——庞女士

  答:

  首先,我们要探讨一下孩子缺乏学习动力算不算问题,我觉得算。

  为什么?因为学习是人的天性,人一生下来,就对周围事物感兴趣,会自觉自愿地探索新鲜事物。身心发展良好的孩子即使对课堂学习没兴趣,也会对别的东西感兴趣。如果孩子的学习动力很弱,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而且,如果孩子身心健康、家庭养育方式也好,那很可能意味着孩子的问题隐藏得很深,需要仔细探究。下面,我就从两点来分析孩子行为的成因以及对策。

  1.孩子感受不到压力,就会变得懒散

  您和丈夫都希望孩子在自由、宽松的氛围里长大。为了成为好父母,你们甚至不敢给孩子施加任何压力。然而,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压力。心理学认为,孩子长期处于沉重的压力之下,大脑会受到永久性损伤,但如果孩子长期感受不到压力或者压力太小,也会因为失去目标感而无所适从,变得懒散,失去活力。

  就是说,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必须给他施加适度的压力。适度的压力会促使孩子行动,促进孩子成长,并让他获得成就感,表现更出色。

  如果上学也行,不上学也行,不管怎样父母都接受,孩子就会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孩子毕竟是孩子,心智不成熟,自律能力差,不加以约束,他就不知道行为的边界在哪里。没有堤岸的水到处漫流,很快就会被消耗殆尽;要想让水聚拢在一起,成为河流,就需要修好堤岸,让水沿着堤岸流淌。

  孩子也一样。无条件地爱孩子是对的,但同时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因此,我建议您尽快联系一下老师,恳请老师对孩子提出要求。比如语文,在一段时间内把整个初中要求背诵的诗词、课文背诵一遍,这能在不久之后的中考中增加5~10分。提出要求后,要看到和肯定孩子的付出,让他有信心继续努力。

  这是来自学校的压力。家庭里,父母也要给孩子一些压力。爸爸可以在吃饭时说,单位新来了一位优秀的同事,如果自己工作不努力,可能会被顶替,调整到次要部门,减少收入,同时表示自己一定会迎难而上,更加努力,保住目前的位置。这是在向孩子传达一个信号,不努力就会被淘汰。

  2.孩子对某些科目“躺平”,是因为对学习后果的恐惧

  上学的孩子,绝大多数是想学好的,不会无缘无故地自暴自弃。您的孩子对学习之所以态度敷衍,估计存在着三种心理:一是害怕努力了也学不好,显得自己笨;二是落下的功课太多,认为补起来很难;三是想学,但是不知从何下手。

  总之,他不是没有学习动力,而是被内心的恐惧打垮了。他害怕自己努力了,也换不来好结果,遭人耻笑,于是干脆放弃有困难的课程。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便考不出好成绩,至少还有一个理由——因为我没有学习,从而保住自尊。此时,您要告诉他: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会失败。

  您必须狠下心来,给孩子施压,逼迫他迈出勇敢的一步,让他看见努力带来的正向结果,然后鼓励他前进。一旦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获得了他人的肯定,就会产生成就感、自豪感,从而愿意学下去。

  这样,孩子学习的动力就被找回来了。

妇女生活杂志

阅读排行

Copyright©2023-2023 妇女生活杂志社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3006013号-1 版权为 妇女生活杂志社所有 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我们 电话:0371—63581713 邮箱:fnshxdjz@163.com